國內藝考難,出路在何方?藝術留學幫您忙!
從2002年到2013年,全國藝考生從3.2萬增加到100萬,翻了30多倍!
2015年藝考又有3個新變化:1.校考數量減少,統考范圍擴大 2.文化課分數線提高 3.藝術專業考試形式轉變
總之,一句話就是:國內藝考難
先說差距:
1.視頻上說素描以前是用雕塑、石膏等臨摹,現在先進了,改用真人了!
國畫考試,改在校園外景旮旯畫了;然后就是統一畫筆工具、統一畫畫地點,統一時間。考試讓你畫什么,你就得畫什么,就看重你的基礎技法。
什么?你對藝術有想法?想畫點別的?那不行,不按照這個畫,你與藝術無緣。經典的中國工具式教育,文化學術如此,藝術教育也是如此。
國外藝術院校招生對學生作品集的要求。學生需要提交一定數量和規格的作品,一般是30%和專業相關作品,70%其他的作品,可以是繪畫、攝影、素描、雕塑等各種作品,只要能展現出你的個人風格和獨特的藝術思維。作品集包括靈感來源、前期準備制作到最終成品整個過程。你的個人陳訴等可以表現你對藝術的思考。表現不出你的創意?那么對不起,學校看不出你的藝術潛力、對藝術的思考,你就拿不到offer,很多國內生DIY失敗也是這原因,低估了國外院校錄取對學生思維創意的看重。就好像國內高考狀元卻留學遭拒一樣。
2.藝考文化課成績,增加到文化課生的65%-70%,如果高考分數不夠,那么對不起,你沒法學藝術。
這個變化的主旨應該是招收知識豐富、修養高的藝術生,可是高中、大學學過來,如果你是過來人,你感覺這些“文化課”對于藝術修養和人的發展有多貢獻呢?還是有知識沒文化?
國外藝術院校招生,需要提交你的平均成績GPA之類。有些課程,如馬哲之類的是不考慮的。如果你的平均成績不是很好,那么你的經歷和實踐活動,將會彌補分數的不足。還需推薦信多方面展現你的藝術潛力。如果學校看重了你的藝術潛力,語言成績、平均分都是可以暫緩或者降低標準來錄取你。
接下來是吐槽點
視頻上說了應試教育不好,所以新添加了面試環節。
1.一個鏡頭是學生在拿著一張西方名畫說話。
當時我就震驚了,這不是和我高中時候的語文課么!老師上課就說,你們先把這篇文章分段,然后說說你問什么要這么分段。難道所有文章原文都是要仔細分段的么?詩仙李白、詩圣杜甫、魯迅你們能出來說說不?
然后,老師又問了,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?體現了當時怎樣的心情?中心思想呢?估計作者活過來,都會驚呼“你們分析的太牛了,我當時都沒想到呢!”
當然,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是必要的,但是重點應該放到學生自身上,放到你為什么這樣畫的點上。 2.這個面試環節好有“突破”!
2015藝考改變之一是“藝考形式轉變”。視頻里一個人說,畫畫、考試確實是應試教育,只考慮抓寫、技法,有缺點。那么,面試時就更分辨出學生的基本知識和藝術修養。可是,視頻里一排排考官坐在那兒,這陣勢!藝術生大多注重細節、敏感些,幾分鐘內,你想讓高中生自由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修養?緊張、胡思亂想還來不及呢。
還有學生也是排隊面試,真方便、省時省力。難道就沒有單獨封閉的地方么?外企、大公司從沒見過集體面試的,因為考慮到個體的不同,是對人的尊重。這樣的面試有考慮過學生的感受、隱私么?把學生看成一個個流水線上的過檢產品?指望這樣的面試,還真是“形式的轉變”形式主義的真實轉變。
今天的吐槽就到這里,可能有人會說,你有什么辦法呢?總不能人人都出國學藝術。我想說,國外藝術教育不是萬能的,我們都希望對自身更好、更人性的藝術教育。
正如畢加索說的那樣“畫畫不是來裝飾房子,它是一種工具,一種用來發動進攻和抵抗敵人的工具。”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批判,有吐槽才有改變,我們也將一直致力推動這種改變,承擔起部分這個時代所賦予的責任。
更多關于美術留學的新聞
- 韓日名校藝術本科項目招生簡章23-07-11
-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國際音23-06-22
- 2023年北京電影學院出國留學預備課程(223-06-14
- 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2023學年國際本23-06-14
- 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馬來西亞留學23-06-08
- 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日本留學招生23-06-08
- 2023北京化工大學香港3+2國際本科委培23-06-07
- 2023北京化工大學日本2+2國際本科委培23-06-07